精實新聞 2010-09-29 18:31:32 記者 蕭燕翔 報導

當通縮及通膨預警,同步發生在地球的東西方;當二次衰退的陰霾還未完全解除,資產投資過熱的議題早已甚囂塵上,全球央行這個時間點上貨幣政策進退維谷的尷尬程度,不難想見。

2008年第三季的金融海嘯過後,市場對全球央行攜手共同對抗衰退危機的期許加深,但在此同時,全球經濟朝天平兩端發展的差異程度,也在擴大。正當聯準會近月的貨幣會議,提出通縮及經濟復甦步伐放緩的同時,中國八月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增至3.5%,卻創下22個月新高,不僅連二月超過官方設定的3%目標,相較於一年期定存利率,也是連七個月呈現實質負利率。九月製造業擴張速度也可望來到五個月新高。

以聯準會來說,貨幣政策既得防止二次衰退,又要防範通縮,年底前升息機會微乎其微,九月貨幣會議證實將維持一段長時間的低利率,讓一度反彈的美元再度轉回弱勢,美元指數對上一籃子貨幣至少再創八個月新低。

本來貨幣強弱勢,只攸關一國經濟競爭力的消長,弱勢美元雖可能改善貿易赤字,但除讓美國資金再度面臨結構性的流出壓力外,影響國際情勢最大的,還是在於多數大宗物資、原物料、基本金屬都採美元計價,弱勢美元無形終恐將助長其商品漲勢,讓物資高度仰賴進口的國家,進口物價走升壓力增溫。

近年在國際經濟角色越來越吃重的中國人行,貨幣政策同樣要面臨尷尬拉鋸。首先,弱勢美元讓大量熱錢流入新興亞洲,其中亞幣領頭羊的人民幣,兌美元本季屢創匯改新高,澳元、台幣、韓元、星幣波段升幅也不惶多讓,一旦國際資本大量流入,不僅讓出口導向的新興亞洲經濟體,出口競爭力下滑,最怕的是吸引熱錢流入,影響壓抑資產過熱的政策成效。

歐洲央行同樣不好過,南歐四豬的主權債信疑慮一日未減,同在一條船的歐元區經濟體,一日不得喘息,加上龐大的國債壓力,也限縮了貨幣政策的彈性空間。

台灣央行同樣不好過,六月底出乎意料升息半碼,並祭出購屋投資客的選擇性信用管制,雖讓房市交投稍稍降溫,土地標售行情卻一路創高,被譏為「隔靴搔癢」。最恨熱錢的總裁彭淮南,在國際場合數度呼籲,要建立跨國性的資本移動管制,但在倡導資本主義的經濟背景下,可以想見,面臨國際輿論的壓力應也不小。

央行本周四的理監事會,升不升息,市場各有擁護者,傾向不升息者認為,上半年經濟兩位數成長的趨勢將告段落,加上八月物價年增率轉負,前八月物價增幅0.99%,相較於一年期定存利率,並無實質負利率疑慮,今年全年將維持低通膨,持續緊縮的升息政策,應無必要,加上升息恐吸引更多熱錢湧進。維持升息派則預期,五都選舉前,打房成效仍攸關民眾觀感,這種既達宣示意義、又對實質經濟傷害有限的升息步調,可望延續。

事實上,就實質面而言,升息與否,影響不大,這也是此次升息與否,眾說紛紜的主因,尤以根據前次經驗,即使央行宣布調升三項指標利率半碼,隔日公開市場操作僅微升0.06個百分點,對於實質利率衝擊真的有限,結果論看來,六月29日理監事會後意外升息半碼,無礙台股多頭走勢,且本次若維持升息半碼,已屬預期之內,市場衝擊應還會小於前次。

既然市場多數認為,六月底的升息半碼,屬「項公舞劍、意在沛公(調控房市)」,那討論升息與否,不妨回歸打房成效而論。若以此出發,起碼就民眾觀感而言,還有努力空間,且雖經濟領先指標年增率下滑,但仍能維持一定成長,據主計處數據,今年全年GDP成長達8.24%,明年也還有4.64%,且若透過微升步調,稍稍拉高基準利率,一旦國際情勢發生預期外的變數,貨幣政策的空間也會擴大,也讓靠利息收入維生的退休金族,定存利率漸趨合理。

相較於升息與否,各界更關注,央行是否祭出新一波的土建融選擇性管制。事實上,無論央行檯面上直接宣示與否,多數指標銀行近一季以來,已透過內規,拉高土建融資的風險控管,尤以標價脫離鄰近平均的個案,因而,央行是否明確表態,控管各行的土建融總量、放款年限或利率下限,甚至祭出限期開發策略,或透過私下「道德勸說」,要各家銀行「注意」風險,央行立場都已不言可喻,未來是否需要透過民國78年「228信用管制」的激進策略,必要性可能就見人見智了。

http://www.funddj.com/KMDJ/News/NewsViewer.aspx?a=6ca9ccac-f7f9-4f69-a397-0dce991d8f53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信貸 借款王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